VR校园导览
110

新闻与公告

光华剑桥希望走在国际课程教育的最前沿,希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就读世界顶级名校,更希望孩子们在光剑的教育经历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新闻
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5位中国教师赴英教学,师生都抓狂”的背后

光华剑桥

精彩内容:

1. 事件回顾

2. 从中国的文化看中国的教育

3. 从英国的社会制度看英国的教育

4.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容易适应英式课堂,而英国的孩子却难以适应中式课堂

5. 中国教育到底需要引入哪些西方元素


1. 事件回顾 

位于利普胡克的博航特中学是英国顶尖的综合学校之一,该中学进行了一项大胆又激进的实验:邀请了五位来自中国重点学校的老师来教50名13-14岁的英国九年级学生,为期四周。

博航特中学在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时说道:“英国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和亚洲学生相比已经落后三年了,在数学上,他们也落后于欧洲大部分国家。他们不仅强烈意识到这一点,还意识到他们的学生将来要和中国学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工作,于是打算测试一下他们的学生会如何面对中国教育方法长时间的严格学习,及对纪律的严格要求。“

但答案似乎不太妙,开始中国式教育之后,英国的学生们很快就有了反抗迹象……

该BBC的记录片被中国甚至世界媒体热传,一方面我们为中国老师点赞,流利的英语,自信的教学,面对英国学生的挑战不卑不亢。另一方面,也对英国孩子能坚持这四周的教学深感不易,毕竟他们从来没有50多个人在一起上过课,很难遵守课堂纪律,更不明白为什么晚自习不能讲话讨论……这些中国提倡的传统美德让他们极度抓狂。

对很多国人来说,观后感触颇深,尤其是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为此,从事国际教育行业十多年的我忍不住写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2. 从中国的文化看中国的教育

每个国家的教育,实际上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教育本身也一定是为本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服务的,也与各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历史使命紧密相连。我们应当先从中国文化来剖析中式教育中存在的现象。

面子文化- 中国人为什么希望孩子进名校?

谈到中国文化,就不得不提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 因为要面子,所以大家都希望成为他人羡慕的那个“最好的”,至于这个“最好”是否适合自己,并不重要。反映到教育上,所有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学区房便应运而生。在英国,也有学区房,好学校的确可以提升附近区域的房价,但英国人并没有把上好的学校看得高于一切,更没有名牌大学的情结。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英国人与中国人有本质的区别,而是两国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我国较大的收入差异,导致了父母们希望通过好的教育,给孩子一个好的“钱途”,而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有更好的社会资源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英国,各行业收入差距不大,如果你的收入高出社会的平均水平,几乎一半要用来交税;如果你身无分文,国家则会给你提供免费的医疗、住房和养老。在相对平等的社会制度下,谁还愿意为名校挤得头破血流?也就很难形成面子文化。

竞争文化- 狭隘竞争造成不必要的内耗,共赢竞争才是发展的动力

记录片中也提到中国学校的激烈竞争。但中式竞争多数是排他性的,这种竞争方式很好的体现在学校、学生等的“排名”上,第一名只有一个,有你没我。于是孩子之间很少有分享意识,更不用谈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排他性竞争意识被带到日后的社会和职场中,则造成一些行业内的恶性同质竞争。

单元文化- 单一而非多元的评价体系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社会公认价值观。从女孩找对象的标准就能清晰看到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转变。50-60年代要嫁个出身好的,80-90年代要嫁个高学历的,如今要嫁个有钱的。对学校而言,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也是公认的价值观,就是考试成绩的总分。在这个单一的评价体系下,国人就会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如果大家都为分数而战,学校里的应试教育自然备受推崇,孩子们的所有时间一定是花在刷题和提分上面。

中国的教育,更多地是被特有的文化所引导和推进的,但在英国,教育更多地是被社会制度所影响的。

下面我们看看为什么英国没有应试教育,英国的学生为什么读书没有那么用功?


3. 从英国的社会制度看英国的教育 

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让是否上好大学不再重要

在英国,全民享受免费医疗,一旦生了治疗费用大的重病时,由政府全额买单(当然小病你就要自己扛着了,你可以想象公立医院会是多么繁忙);当你的存款达不到一定数额,政府提供你所有的养老费用。也就是说,英国人对生老病死没太多的后顾之忧。

有人问,如此完善的社会制度,经费从哪里来呢?纳税。英国的税收制度严格且完善,政府通过各种税收调剂贫富差距,提供社会保障。收入越高的人,也应对社会作更大的贡献,同时对待不同工种,政府也规定了最低小时工资。这样一来,英国的中产阶级最多,极富和极穷的人较少。于是,是否要读最好的学校,是否有份好工作,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从孩子的权益保护看,学生从小就拥有了自我保护,自我维权的意识

从启蒙开始,家长和老师就开始灌输孩子维权意识,3-4岁的孩子就会对父母说,如果你打我,我就报警。在中国,孩子就读各种辅导班,靠的不是孩子的意愿,而是家长的霸道坚持。英国孩子学习课外技能,多半是自己喜欢而非父母要求。

英国孩子生来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从小就开始为自己当家做主,这种“自我”的确意思与中国的家庭教育大相径庭。所以他们的孩子都很独立,无法受到中式规则的约束。当然,孩子如果没有明确的是非观,给过多的自由,也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付出必要的代价。

相反,英国老师感到在中国教书极其舒心,他们喜欢中国学生,认为他们尊重老师,努力学习,纯真善良。从老师们的反馈看,我也时常在想,我们到底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我一直强调,我们培养的不是英国人或美国人,而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所以中国学生的这些优良传统不能改变,教育改革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非一味否定某种教育方式。对比英国和中国的初高中生,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是两个极端,但我更倾向于保持中国学生的勤奋,向上,尊师,有敬畏感,有追求的优良传统。

从来没有考试排名的概念

英国学校虽然也会表彰成绩优异的学生,但不会排名。一是学生选的科目不一样,没有办法按总分来排名;二是大学往往事先就告诉你绝对录取标准,只要能达到,都可以进。招生超员?那就是大学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大学录取是按等级制,细小的失误不会影响到总的成绩。

学校里没有了排名,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激烈的竞争,更何况英国除了几所顶尖的大学外,其他大学也各有特色,能够提供很好的教学,学生没必要相互竞争非要去进顶尖大学。学习是件辛苦的事,既然没有那么多的压力和动力,大家何必那么辛苦呢?所以在中国老师眼里,英国学生比较懒惰,学习也不用功,但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和谐,团队精神会更强。

现在不少学生都选择就读国际高中,或到国外读高中。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很容易适应英国课堂,但这个记录片却显示,英国学生很难适应中国课堂。


4. 为什么中国孩子容易适应英式课堂,而英国孩子却难以适应中式课堂

英式课堂的学习没那么辛苦

英国的学校一般是上午8:30上课,下午3:30就下课。在高中阶段,也不是全天都有课。如果老师布置太多的家庭作业,可能会面临家长的投诉。所以英国从小学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是比较轻松的。但大学,特别是好大学,课业量反而大增。有人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英国高中就像国内大学一样轻松,但国外大学就像国内高中一般辛苦,比如牛津和剑桥,学生们每年都会经历过一次残酷的考试,考不过可能就会被劝退。所以从中国体制到英国读初中、高中,学生们会感到比较轻松,容易适应。

英国的老师没有绝对的权威

在英国,由于各种制度非常健全,无论是老师或是校长,都必须按照职位描述来进行工作。人人都会被尊重,不会因为你是老师或校长,家长学生就会更尊重你一些,学生也有学生的权益,因而没有“师道尊严”的说法。给了这帮熊孩子权益,往往弄得老师很难享受“传道授业解惑”的乐趣。我经常说,在中国做教育,做老师是享受,在英国可能像在受折磨。

英式的课堂非常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参与

中国学生从小就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英国学生如果老师们连续15分钟不间断的授课,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就不能集中。因为他们从小就是注重课堂互动,学生参与。

在同样的45分钟课堂,中国老师可能传授的知识量更大,让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扎实,但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英国课堂,更多的是老师给提纲,学生自己讨论,寻找答案。这种课堂会培养孩子们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往往由于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系统地对知识点进行讲授,归纳和总结,学生们的知识点往往掌握的不够牢固,这也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考试成绩较英国或美国学生强。

同时我们在招聘老师的时候也发现,中国的老师往往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不是每个候选者都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西方老师个个能说会道,但往往专业知识不够夯实。

中国学生对西方(英,美)教育有一种天生的接受和认可

“崇洋媚外”在中国很常见,许多中国人对西方的一些行为方式,有种天然的接受和认可。所以当中国学生不适应英国或美国的课堂时,他们的反映是,我要尽量去适应,而不是去质疑。而且,由于西方的课堂气氛更活跃,老师普遍更幽默,几乎没有中国学生不愿意接收和适应西方的课堂教学。


5.中国教育到底需要引入哪些西方元素

在英国生活10年,又在上海从事国际教育10年,我深感中西方的教育其实各有利弊。用中国的方式教学,提升不了英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的成绩,同样的道理,全盘西化的教育一样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那么,对比中西教育,考虑到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的现状,有哪些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呢?

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的课程种类太匮乏。其实每一门课程,都能培养学生们某种特殊的思维能力,有其存在的价值,但相比国外的课程体系,中国的课程种类太少。美国好的高中,可能开设上百门学科(美国的课程设置过于自由,也许不适合中国的现状),英国的高中课程也有近70门供学生选择。中国可以进一步适当丰富课程体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

应试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我希望应试与素质相结合,这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在光华剑桥,如果有外籍老师感到学校太重视分数,不重视能力的培养,我则认为他是在为自己不合格的教学找借口。因为考出好成绩与能力的培养并不相冲突,只有过分强调某一方面才是偏颇的。

最好的课堂,应该是老师主导,学生参与,既不是老师满堂灌,也不是靠学生全程自主讨论学习。这就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他的角色不再固定,最终也是要达到学生们对学科热,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顺应孩子的个性发展,让他们选择做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由于课程数量的限制,,中国的教育目前还是一双“37码的鞋”,不能满足个性迥异的00后和10后学生的求学需求。现在的学生非常强调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的事情才会全身心投入,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应该考虑到新一代学生的成长和求学需求,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成长模式。

我从来不与孩子们谈职业的规划,因为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未来从事的行业或许现在还不存在。学校教育能给他们的是:通过不同的课程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做到最好,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和擅长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在中国,从政府层面,到学校老师,再到家长学生,大家都应该反思:“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目前大家公认的“教育就是为了取得一个好的中考或高考分数,教育就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到底对不对?学生和老师花了十几年的努力换来的“好分数”,到底对孩子们今后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世界上就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那为什么我们要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标准(考试总分)来评判每一个人呢?

西方从课程体系,到评价体系的确都做到了多元和个性化,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借鉴。但同时西方缺乏像中国一样的勤劳和向上的拼搏精神。我希望学校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多元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一个发现最好自己的机会,并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博航特中学和 BBC电台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近距离地记录了这一震撼的文化和教育的交融和碰撞之旅。这也让我深信,光华剑桥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尝试。正像学校的培养目标那样,我们希望博取中西教育之长,为中国的孩子创建一所幸福的国际学校,让每个孩子在这里都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