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校园导览
110

新闻与公告

光华剑桥希望走在国际课程教育的最前沿,希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就读世界顶级名校,更希望孩子们在光剑的教育经历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新闻
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牛津妈妈”心很痛:中国教育是用同一双“37码”的鞋子折磨孩子

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单一的评价标准,如同让所有人都穿一双 37 码的鞋。这双37码的鞋,学生们穿得非常不合脚,行走起来也很难受,但他们别无选择,还得继续穿着这双不合脚的鞋,艰难地前行。


因为人生来脚的大小就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唯一、特殊的个体,削足适履自然是行不通的。教育应该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一双鞋,让他们穿的舒适,这样就会跑的更快。试想穿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行走该有多么地痛苦!

她在英国学习生活了十年,她的女儿、女婿都毕业于牛津大学,她是上海第一所A-LEVEL学校的教务长,她亲历了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的十年历程,经过她的手,送到牛津、剑桥等全球一流名校的学生已逾千人,她就是被称为“牛津妈妈”的雷冬冬博士 ,从2011年至今,担任光华教育集团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简称“光华剑桥”)校长。

雷冬冬博士把自己从业10多年来的所思、所想及所悟的精华浓缩在了一本新书里:《做最好的自己——教育改变人生》,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教育在中国”的经验分享类书籍,这本书也是由光华教育集团携手复旦大学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光华启迪.国际教育丛书”的第一册。

2015516日,《做最好的自己——教育改变人生》新书首发仪式在光华启迪国际课程学习中心举行。“这本书好比是我自己的又一个亲生孩子,我希望我的思考和呼唤,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国教育理性发展的思考。”在新书首发仪式上,美丽端庄的雷冬冬博士如是说。

这本对中国教育以及国际教育深度探讨的新书,得到了更多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响应,曾因在毕业典礼上发表《记忆》致辞而感动全国、被大学生们亲切称为“根叔”的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为新书写了序言。

雷冬冬博士 199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在此期间,和李培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根叔起初对作序这件事是拒绝的,“电话中我还不敢贸然答应,怕我自己不懂中等教育。及至雷博士把书稿发给我,使我眼睛一亮,《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所见略同啊。”


516日的新书发布会上,众多业界资深人士发自内心地为这本书中讲述的理念“点赞”。劳瑞德教育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沈中卫是光华剑桥的学生家长,儿子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被英国的帝国理工大学录取,他用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做例子,“我的儿子起初被37码的鞋子折磨得不成人形,但是这三年来有着惊人的改变,孩子幸福了,我们家长才幸福。”

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孙晶女士、外滩画报执行总编辑田健东先生以及光华教育集团董事长鲁育宗先生都认为,《做最好的自己》试图改变现在的教育生态,是一部真正有思想、深刻剖析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同时又对选择国际学校具有实际操作指南的“良心力作”。

雷冬冬博士独特教育观点究竟有哪些,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中国教育的无奈

教育本应以人为本,遵从人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使教育者愉悦的为其传道、授业、解惑。可眼下中国的教育现状却是学生苦,老师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家长们对此怨声载道,但又不由自主地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中国教育无法逾越的困境

中国教育的改革之路为什么走得那么的艰难?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之所以无法从本质上改变的原因就是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诚信社会,任何一个人性化的选拔标准都可能变成弄虚作假现象的温床。

在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为了保持选拔机制的公平性,唯有考试和考试的分数相对而言是无法弄虚作假的。所以全社会,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都在为诚信二字买单。

大学选拔机制决定了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办学目标,由于高考完全以考试成绩为人才选拔的标准,学校当然就得以提高学生的分数为目标。

大家也就这么情愿或不情愿,认可或不认可或不知不觉或百般无奈地跟着高考这个指挥棒继续前行着。

英美教育同样优点和弊端共存

实际上,英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录取机制也是优点和弊端共存的,可以说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制度总是有导向,有取舍的。但为什么英国的唯分数论”, 没有使得他们的中等教育变得像中国这样应试?深层的原因是源于社会文化,价值观,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不同。

在中国,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均,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加上所谓的攀比心态,大家都希望得到大众认可的最好的而非最适合的。孩子如果考取好大学”,父母脸上似乎就显得很有光彩一样。

于是从学前班起,父母就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少有中国的学生没有周末补课的经历。许多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也因此孩子上学的压力多半来自父母和学校。

虽说一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但一旦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把全部的精力花在读书,做作业上,心里还是非常的恐慌。

家长的名校情结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了学生本应如鲜花一样绚烂的校园生活变得十分艰难,也间接阻碍了中国教育的改革。

教育缺乏改革的倒逼机制和力量

中国经济在近三十年来发生了突飞猛进、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教育的改革也像经济改革一样改了三十余年。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而教育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落后了呢?

这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多种多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政府在经济改革中的步伐迈得比较大,让经济市场化了,引进了自由、公平的竞争机制,让市场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教育没有,体制内政府行政部门主导的国营、公办类学校仍然垄断着主要的教育资源。

虽然目前一些家长希望给孩子选择一些宽松一点的学校,但其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仅有的一些实施快乐教育的学校,根本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有权利享受到的。

改革是痛苦的,没有人会主动来改变一些自己已经习惯的方式,但如果没有倒逼的力量和机制,中国教育就没有改革的动力,教育也难有实质性的改变。

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构成,教育的进步受制于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应寄希望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小步慢跑、开放包容,教育也要铺设沟通全球的丝绸之路。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中国教育的目的似乎都在打造一个大众美人”,连审美的标准都全国统一。而西方的教育似乎在追寻教育的本质,打造一个最美的自己

回归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个传授做人智慧和培养做事能力的过程。既然中国目前的教育存在一些无奈,许多问题也不是在短期就能得到解决的。于是不少家长都在考虑是否给孩子换一种教育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国留学成为了不少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长的选择。

其实,所有发达国家的教育也曾走过一条不断演变与改进的发展之路。他们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以给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

中国校长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最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也看过不少国内名校校长写的文章,但一直有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觉。很多想法是好的,比如实施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很快乐,但最终不能有好的成绩进入高中或大学,家长和学校就会因此产生一些分歧和误解。如果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都难以被社会和家长认可它的生存就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体制内的学校很难真正地用培养人的规律来办学,也无法逃出应试” 的怪圈。

在任何一个国家,大学的录取标准,在某种意义上都定义了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培养模式。比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确定是否录取一名学生时不仅是看考试的成绩,他们还需要看到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以及对专业的热爱程度。此外,美国还想看到一个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逆境生存能力等。与此同时,在这些国家成绩也不是按分数来统计,而是按较为粗线条的等级来界定。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不用分分必争,就有时间、有精力去做一些课外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学校来说,有两个课程体系,一个是看得见的知识体系,一个是看不见的文化体系。知识体系是培养人的学习和做事能力,而文化体系则是在传递做人的智慧,它是一种不能完全用文字陈述的东西。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靠谱的处事文化,也处处传递出做人的智慧。

随着当代技术的飞速发展,陈旧的技术和知识会不断地被淘汰或更新,所以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相较他们的应试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爱因斯坦提倡的教育理念的确非常贴切。因为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学生毕业时早就过时了。

但通过学习知识这一过程而培养出来的学习能力,才真正让孩子们受益终身。任何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他们也就停止了进步。于是我们开设国际课程学校的优势就在于有机会摆脱国内高考的压力和指挥,可以真正按教育的理想来治理学校。

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

之所以用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本书书名,就是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西教育的差异。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努力地让学生做“最好的别人”,而西方的教育却希望培养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看似一句非常简单的话,却是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想到,更没有机会做到的。

而为了做最好的自己,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自己。

但我们的孩子从小都在成人的教导下,去学看起来有发展潜力的各类乐器,参加各种可以加分、提高成绩的补习班,争取把学校教的知识学好,师长交代的事情做好。很少有机会去想我到底擅长什么?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父母和老师们的教育方式根本没有给予我们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听话服从就是好孩子的标准。所以,我们的孩子不会去思考我喜欢什么?”,一切按照父母和老师的既定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似乎就是最好

由于中国的教育目前还停留在课程设置的标准化和评价体系的统一化阶段。孩子要认识自己,首先还是从学业开始。每门课程的设置,是有一定道理的,也都需要学生们在某些方面的拥有相应的思维能力。比如,我们学科一般分为五大类:语言、数学、科学、人文学科、艺术等。但很少有学生能学好所有五大类的课程。因为没有人是万能的,许多人都只是擅长其中的某些学科,而且有些学科无论花多大的精力,也不可能学得很好。

按照中国目前的课程设置,在高一年级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中考时,学生们都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升到高二后文理分科,理科生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文科生学习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英语。学生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还有选择学习什么课程的权利。而且一旦学生出现偏科的现象,就会拉低中考或高考的分数,进而不能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

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对学生进行仔细分析后我们也发现,有孩子数学和物理都不错,但化学不行如果选理科,化学成绩一定会影响整体的分数;也有学生数、理及文科的成绩都不错,但孩子的文科天赋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并不能得以体现。所以目前中国的课程体系,还是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选择学习自己最喜欢和擅长学科的机会,因为我喜欢才是每个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

比如创造互联网神话的马云,他当时就是因为数学不行,高考连连失利,最终进了杭州师范学院。那时马云如果有机会选择他自己非常擅长和喜欢的学科,他也许能进北大或清华。但中国的体系没有给孩子这种机会,你的学科专长与统考的科目不匹配,你就没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不过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当学生们刚从国内体系进入国际课程体系时,对选课还是比较茫然的。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学校每年都要举办选课说明会,即便如此,还是有学生会发现自己选错学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孩子不去想我到底喜欢什么”,而是想别人选了什么科目,什么科目好拿高分。其实别人容易拿高分的,不一定适合你,因为每门课都有其难点。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我也碰到过一些在国内体制中比较叛逆”,家长和老师们都觉得不太用功读书的孩子,后来进入国际课程体系中却学得很好的情况。

这些孩子叛逆,很多时候其实是感到家长不理解自己。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有些孩子明明文科好,文科学习非常轻松。但家长一定要求孩子学好理科,周末出去补课,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如何提高理科的成绩上。结果理科也没有学好,文科的优势也丢掉了。由于孩子对理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在家长们看来,就是孩子不用功。对于这些家长,我想说的是,所有人在做自己不擅长和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都难以百分百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用功时,不妨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认真地倾听孩子,并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就是帮助孩子们成为最好自己的第一步。如果孩子们选择了所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科,无论是在哪国的高考中,都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多元的社会需要多元的人

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才有成功的可能,其实这一点的确带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像 5060  70 年代的出生的人,我们教育的理念是一定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喜欢与否不重要。责任第一,生存第一。但 80 ,90 后乃至 00 后的孩子们,的确与我们不一样,仿佛很难强迫他们做不擅长和不喜欢的事情,他们是非常强调自己的个性的一代。

所以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转变教育的理念。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提供机会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的就业前景相一致,那这个孩子应该说就比较的幸运。但当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想利用的社会资源不是很搭配的时候,矛盾就出现了。

中国式的竞争

中国式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你死我活。一个行业内往往缺乏团结合作,只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占领更多的市场。孰不知,任何一个行业的兴旺,都需要诸多企业来支撑,只有大家一起把行业做大了,才会给每个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个行业内的企业,也应该考虑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成功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内容。因为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是如此,学校更是如此。

创造力不是培养出来的

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是重新组合已有的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思维产品的能力,它必须是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

所以创造力它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在一个公平和宽松的环境下激发出来的。创造力需要良好的知识基础,创新能力需要不拘一格的思维模式,创新能力需要不断追求卓越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创新能力的产生需要公平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中国学生为什么缺乏创新能力,为什么中国的学者在海外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就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其实答案也很简单,我们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不断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消失了,我们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严格按照分数排名的氛围中扼杀了。

我们的教育没有教给学生怎样辩证地思考,我们的教育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去获取新知识。

美国为什么盛产大师?美国教育的特征就是挖掘天才的潜质”,美国著名高校的共同特点是: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激励创新的科研环境和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这其中与中国教育和科研环境不同的是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以及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禁锢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的是传统、循规蹈矩的保守人才。

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幸福的

了解了国外的教学模式,再反观中国教育的现状我常常感叹中国的孩子太辛苦了。

虽然中国的社会在近三十余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少家长们的生活方式也今非昔比。但我们孩子们的在校生活却比以前更单调,学业压力更大,幸福感却更低。

中国的高中生一般从清晨 6:00 起床,到晚上 11:00 都花在学习上。或者老师授课,或者自己刷题,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试想有几个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还会爱上学习?有几个学生回忆起自己的初中和高中是幸福的?难怪一些学生高考后,就想把高中的书籍扔掉。

但高中读过的书可以扔掉,但这段人生轨迹留下的印痕,扔得掉吗?

中国学校的的作业多,考试多。学生一年 365 天估计就忙于刷题,忙于补习,生怕考试成绩下滑。考试不仅要自己考好,在班级的排名还要高,才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由于升学的压力,造成了学生苦老师累。大家忙忙碌碌,似乎都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要让孩子快乐,就要有普遍提高的幸福感、幸福源自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幸福源自学习中更多的自信、幸福源自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其实我们的孩子天生都是阳光灿烂的。我认为中国的孩子很容易满足,有些时候感到他们是不给阳光都可以灿烂的小精灵,只是我们的教育剥夺了他们快乐成长的机会。我们只是想还孩子一个快乐的求学时光。

转自晓蓉教育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