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校园导览
110

新闻与公告

光华剑桥希望走在国际课程教育的最前沿,希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就读世界顶级名校,更希望孩子们在光剑的教育经历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新闻
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除了学习,熊孩子们还在干吗?

“时间多了,作业少了;讲能力了,不排名了……真是天高任我飞,海阔凭你跃!”

相信很多家长已经接收到这串来自自家孩子的嗨皮信号了,脆弱的忧虑神经似乎隐约被挑起:“紧箍没了,紧箍咒失效了!除了学习,我家熊孩子还在干吗?想想都可怕……”

粑粑麻麻别担心,其实我们忙着呢!

不信?

小编这就带你去光华剑桥社团活动精彩连连看,不妨在图中找找你家熊孩子忙碌的身影吧!

◆  ◆  ◆  ◆  ◆  

足球社

足球社今年由James Hopkinson老师担任指导,新官上任三把火,足球社的日常训练已经风风火火地展开,每周二、周三各30分钟,主要加强传球、射门和防守,训练各种不同的战术。

有了James这位来自英国的以严谨负责著称的指导老师,今年咱们的足球社想不出彩都难!

James老师表示,期中之后会安排一场师生对抗赛,至于其他比赛,也在安排中。希望能够寻找到更好的场地和设施,多与其他学校进行切磋交流。


James老师向队员们喊话:“Practice and improve!!!”


辩论社

辩论社咱们就不多说了,

出镜率★★★★★,战斗力★★★★★,火爆度★★★★★




▲新生辩论会现场

因为今年参加辩论社的人数已破30大关,导师劳哥在管理以及训练上也做了一些不同的安排和改进。

人数增多势必需要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训练,为此,辩论社的成员们见缝插针,利用中午、放学等一切空余时间进行写稿、辩论技巧训练、辩论主题研究等活动。

9月19日,刚刚结束的校内新生辩论赛,初生牛犊不怕虎,咱们打了一个好的开场战。接下来,劳哥会带领成员走南闯北,希望咱们光华剑桥第一大社团能够越做越好,并能帮助每一个成员成长!

戏剧社

戏剧社每年都会为学校带来一出压轴大戏,从《愚人村》到《爱丽丝梦游僵尸岛》,再到《穿越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的表演水准越来越高。2015年12月,在指导老师Hannah的带领下,光华剑桥戏剧社参加了莎士比亚戏剧节,并一举夺得“华东区首届学校莎士比亚戏剧节的亚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剧社早早地就在为今年的公演做准备,每周一和周二都会有相关的训练课程,风雨无阻。


篮球社

竞技运动类的社团中,篮球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社团之一。

女篮:

女生不大爱运动众所周知,但咱们光华剑桥的女篮社打破常规,受到全体师生的追捧。不仅有训练,还有比赛,不仅有学生队,更有老师队,足见指导老师陈实的人格魅力之大,号召力之强,非一般人可比也!

在陈老师的规划下,女篮社的日常井然有序:周一老师带队训练,周二学生自由组织活动。最近发起的“拼搏杯”篮球赛,咱们也跃跃欲参加。


男篮:

女篮都沸腾了,更别说男篮了,据说篮筐都被虐坏了!

话不多说,看看政熙路和天益宾馆体育场上空高悬的横幅,咱们做好每周二、周四看比赛的准备,此次赛程将持续近2个月。


羽毛球社


▲羽毛球社团合照

羽毛球也是光华剑桥历史悠久的经典项目,学校租下了复旦科技园羽毛球馆,场地大、设施全,以确保学子可以更加专业地学习和练习羽毛球项目。

每到周三,一群羽毛球爱好者,有老师有学生,都云集在球馆内,打上几场球,聊上一会儿天,身心皆愉。最近,羽毛球社正在选拔优秀队员,后续可能会有比赛。

指导老师陈飞希望社团可以让老师和同学爱上羽毛球运动,从而增强体魄,促进交流!


烹饪社

爱吃、会吃,大家都行,但真正的吃货,敢于自己动手,这才是最高境界,光华剑桥烹饪社就是这样一群高级吃货的大本营。

在过去的中秋节,指导老师张婧特地开设了一堂“酥式传统肉月饼”的制作课。由于吃货们情绪高涨,月饼做了两批,中间加了鲜肉和肉松两种不同的馅料,才满足了大家的胃。

有了一次成功经验后,张婧老师打算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开设Pizza, Jacket potato, 叉烧等一些汉子料理,也会加入Cookies, cakes和pie等烘焙项目。希望以后能承担起学校各项活动的点心供给工作。

大家的口水是不是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们一起期待吧,为烹饪社加油鼓劲!


科技社

科技社为热爱科技、模型和天文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主要活动分为:

1. 通过学习科技方面的知识了解科技,如自己制作航模、会址模型等;

2. 了解和学习天文方面的知识,指导老师Jessie可是天文物理学硕士,欢迎前往请教。

随着各类社团活动积极有序地开展,学子们对社团活动的热情迅速高涨,咱们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更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在课外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发展了特长、找到了自信。


感谢小记者熊振哲、楼都从前方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


(撰文/冯玲玲;制作/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