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10
首页 > 新闻与公告 > 新闻

山高水长,但爱没有距离|光华剑桥基金会秋季学期活动总结

时间:2024-01-24

对于光剑基金会来说,刚刚过去的2023年,充实且有温度。爱心助学很快完成“牵手”,为105位新厂镇的孩子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在这个夏天,时隔三年,光剑支教小分队再次踏上云南普洱新厂镇这片光剑师生心系的热土,和山区的老师与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微信图片_20240122143020.jpg
2023
微信图片_20240123184243.jpg

除此之外,光剑基金会还组织了云上助学,捐书捐衣等等爱心活动。世间善举,最暖人心。在这寒冷的冬日,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过去一年中,由光剑基金会带来的温暖时光吧!


温暖 1
手拉手爱心助学
微信图片_20240122145814.jpg

2015年开始,光剑支教活动进入云南普洱西盟县新厂镇学校。

新厂镇的大部分家庭在当地务农,为了贴补家用,许多父母外出工作,孩子们也经常辍学打工,女生则会在经济压力下早早出嫁,承受着与心理、生理年龄不对等的高压。当地平均文化水平较低,许多家长和老人不会说汉语——他们认为解决温饱远比读书来得重要。

支教的光剑学子在那里看到了太多成绩优异但被迫放弃学业的孩子。为了帮助新厂镇的孩子们通过读书实现梦想,基金会的同学们发起了“手拉手爱心助学”活动,通过“手拉手结对资助”的方式,邀请光剑的爸爸妈妈们参与其中,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用知识改变命运。

虽然要帮助的她/他如此遥远且素昧平生,但有爱的光剑家长却愿意尽一份力所能及,为一个孩子点亮希望。从最初资助的28位学生到现在,“手拉手爱心助学”项目资助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甚至翻倍。2023年,105位新厂镇学生得到资助,和光剑的孩子们一起,向着 “最好的自己”努力。


微信图片_20240122151028.jpg

这些年,西盟学校的老师们不止一次发来感谢的消息,讲述着当地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们的变化。家长们也会收到孩子们的手写信,一封封信件,字句真挚:


受助学生娜环有在信中说,我的父母没有受过教育,他们希望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务工补贴家用。2016年的中考,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校级、县级奖学金,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选择了读书这条路。读高中的两千块钱是向我的初中班主任借的,因为家里确实拿不出来两千块钱,后来拿到奖学金才还给老师。


就这样靠着奖学金、假期打工以及爱心人士的资助,我完成了高中学习生活。虽然在学习和生活、严重偏科这些压力下没能考取好的大学,但我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高考一结束,我就独自一个人去外省进厂打工,赚的了大学第一笔生活费。就这样艰难并快乐地继续着我的学习生活。直到实习期间我以一名医务人员的身份参加了抗疫,耐心、精心的护理我病房里的每个病人,我觉得我得以实现我的个人价值,那种充实及快乐的感觉让我从不后悔自己的每一次选择。

微信图片_20240123184117.jpg

受助学生哎京:“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与支持,为我的家庭减轻了负担,让我有机会能进入大学去继续完成学业。我始终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在此我向您保证,我会好好学习,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了表示我的感谢,我为您画了一幅牛头,牛头是佤族的图腾。牛在佤族人民心中是吉祥、神圣、高贵、庄严的象征。我希望我的民族图腾能给您带来好运,希望它能保佑您,在生活和工作中万事如意、天天开心,身体健康,家庭美满幸福。”

受助学生艾梦洁:“我父亲失踪,我姐姐大学毕业没有工作,家里的生活靠妈妈打临工来维持。而我妈妈身体有病,家庭生活相当困难。幸好在您的帮助下,让我看到了希望,谢谢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手。”

微信图片_20240123184047.jpg

受助学生艾青龙:“在这学期我又拿到了您给我资助的钱啦,特别感谢,我知道高中生活比初中难得多,但我从没想过放弃自己,还好有您的资助,我家里面也就我母亲一个人来维持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活。由于近几年来爸爸一直都在生病,家里面的农务也没有人看,所以妈妈很少出去打工,自从有了您的资助我就不用为了生活困难而苦恼,非常感谢您。”

受助学生安红:“我爸妈现在已有60岁,劳动能力也不如从前了,而且姐姐已出嫁,家里就只有爸妈供我读书,他们已年老,我不想他们那么的累,心里有点想退学的感觉,但是又因为您、老师和学校的帮助,让我有继续读下去的信心。”



微信图片_20240122151033.jpg

看到孩子们因为自己的一份爱心重燃希望,光剑的家长们觉得,这份付出很值得:



赵同学的妈妈资助了普洱卫生学校专二年级的一位女孩子。她说,于我而言,资助这位求学的女孩有双重意义。在曾经去过的山区,接受良好的教育对有些贫困家庭的女孩而言常常是一种奢望。因为经济压力,她们可能被迫离开学校进入艰辛的生活。以微薄之力,在一位女孩求学求知路上给予支持,帮助她面对生活多一份选择的能力,是我的荣幸。另一方面,我的父母都从事教育工作,父亲去世前,心心念念让我代他给青少年基金捐款。那时我才知道,他之前一直在进行这样的捐赠。资助贫困学生是我对逝去父母最好的怀念,也得到了女儿的支持。

今年是权同学的妈妈第三年进行资助了,一共资助了三个学生。她说,我是在孩子入学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上,通过学生会代表的介绍了解到这个活动的,在我家孩子读书的这三年打算用这种方式陪伴他,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同身受地了解资助贫困学生的公益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其实这与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在“手拉手爱心助学”项目中,丁同学的爸爸是参与时间最长的一位。他资助同一名学生长达五年时间,并且经常在群里向新加入的家长们介绍助学项目,帮助基金会的同学们回答家长们的疑问。采访中他说:


“最初是出于想支持一下光华剑桥基金会的工作,同时希望自己的一点绵力可以照亮大山里的孩子上学的路而资助孩子的;后来是希望孩子得到持续的资助,可以一直上学,可以走出大山。我有收到孩子的感谢信,听到孩子说‘长大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我非常欣慰。我坚信爱心助学项目可以帮助到受助学生,在助学项目尚未得到家长广泛认知时,赵同学妈妈四处奔走,呼吁家长们参与;短短一两个小时受助学生就被‘抢’光了,这些事情都让我为之感动。”

方同学(KAKA)是光剑2023级的同学。方同学妈妈说,我们家从KAKA外公开始就有资助贫困山区学生的传统。在得知学校有这种爱心助学项目后,KAKA主动提出要拿自己的零花钱去“资助”,我们都觉得很有意义,有时候付出比得到更快乐!KAKA帮助的孩子岩东和他一样大,而且学习很努力。KAKA经常打电话给岩东,跟他讲光剑的生活,岩东也会和KAKA分享他的学习和生活。


光剑学子和家长们相信,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愿这份不掺杂质的爱心和坚持,让新场镇的孩子们路容易走一点,离梦想近一点。



温暖 2
暑期支教

这个六月,间断了三年的线下支教项目终于在2023年得以延续。经历近19个小时的车程,光剑支教小分队的师生们再次来到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新厂镇中小学,开启爱心助学活动。

16名各有所长的光剑学子化身小老师认真准备了课程,他/她们用生动的图文、有趣的活动和新颖的知识,为孩子们拓展了视野,希望能为他们带来启发。

微信图片_20240123184104.jpg

除了支教,团队还随校长走访学生家庭,并送上爱心物资,并将学生会在感恩节、万圣节、狮子音乐节等校园活动中募集的资金作为奖学金发放给孩子们,共计10100元,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关怀。在与孩子们相处过程中,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山区教育资源的匮乏,意识到他们的真实处境。

微信图片_20240122145824.jpg

同学们在与山区孩子们的交流中成长,在欢笑声中成就了更好的彼此。不少同学支教期间感受到许多来自孩子们质朴的温暖,成为了互相关心的伙伴。

支教给山区孩子们带来的,除了具体的物资、知识,更是几位值得相交的朋友、外界的视野以及力所能及的陪伴和温暖。希望未来光剑的学子们能够将更多知识传递给他们,在他们的心中洒下爱与希望的种子,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微信图片_20240122142950.jpg

在支教后,我们邀请了几位小讲师来谈谈他们的支教时光:

顾晨曦:

和同学们朝夕相处了几天后,才发现大山里的小朋友更需要的是给他们讲一讲大山外面的那精彩纷呈的世界。没去支教以前,我对于山区的印象就是那里的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物资匮乏。事实上自全面脱贫以来,很多山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在偏远的新厂镇快递已经普及。


其实,在山区真正匮乏的不是物资,而是信息和思想。当地的小朋友们需要我们带去“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对山外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帮助他们出去探索新的世界。

谢心怡:

课堂刚开始时小朋友们看起来有点害羞,对于PPT上的一些问题不敢举手回答,这时我会鼓励他们多小组讨论,并以同学的身份加入他们的讨论,多聆听他们的观点并及时解答疑问。慢慢的,大家变得不再拘束,或是踊跃的表达自己想法,或是认真听我讲解一些背景知识,课堂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杜知非:

在支教后,我依旧难以忘怀造访中缅的那一天。穿越了碎石坡,泥土路,矮树丛和炎炎烈日,我们抵达了中缅边境。曾经听说了许多偷渡、走私毒品等危险的犯法事件在两国边界发生,而我们徒步的全程有也有一群边境警察在身边保护着我们。这些警察和其他同行的干部书记一样,长年驻守在这里,是他们保护了我们祖国的宝贵边境。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生活总是衣食无忧,安全和平的,这让我极少去思考是谁给我们创造了这样幸福的条件。经过了这次支教我想我学会了要更加感恩我们如今的生活,并有价值地过好每一天。


温暖 3
云上助学
微信图片_20240124093514.jpg

光剑公益支教社是隶属于光华剑桥学生会基金会的一个社团,对接包括鳌江中学和南丰小学在内的多所学校。除了每年暑假的线下支教活动,支教社在学期内还展开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线上助学活动。志愿参与助学活动的同学们由基金会成员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加入支教社成为云上助学的“小讲师”。

在云上助学的过程中,小讲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英语优势,帮助山区的孩子们拓宽视野,将学习方法和知识传授给他们,并带去一份同龄人的关怀和爱。随着线上助学的一步步推进和发展,小讲师跟学生们的关系逐渐融洽和谐,孩子们也在陪伴中慢慢意识到学习的意义,感知到更大的世界,真正做到了“云上助学,将温暖传递”。


温暖 4
感恩节捐衣捐书
微信图片_20240123183401.jpg

每到感恩节的时候,光剑基金会的同学们都会组织衣物书本的捐赠活动,以微薄之力聚集成光,照亮每个山区的孩子。今年,150位同学和家长们将暖心捐赠的衣物书籍邮寄至云南的学校。一本书、一件厚实的羽绒服也许不能真的改变什么,但积少成多,温暖可以借此传递,光亮也可以借此汇聚。

微信图片_20240123183407.jpg
微信图片_20240123183413.jpg

为了感谢同学和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基金会的成员们使用山区孩子们的画作,设计制作了包括马克杯、帆布袋等文创礼品,将温暖具象化,以精美的礼盒赠送给热心的捐赠者们,让爱的传递有了回音。



温暖,依旧在延续……
GHCIS


爱心不是口头的言语,而是真心实意的点滴付出。2023年,基金会同学们身体力行,举办各项活动,将点滴关怀送至需要帮助的孩子手中。捐赠衣物也好,线上线下支教也罢,很多看似微末的小事汇聚起来,就可以成为改变孩子们处境的独特力量。每多资助一个学生,就有一个家庭多一份希望;每多一件衣物、每多一本书本送到山区学校,就多一个学生在寒冷的冬天感受暖意和知识。


2024年,温暖延续,爱意不散,我们仍在路上。



关于光剑基金会和支教社,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1. 回答一个灵魂拷问——“光华剑桥基金会,到底干了点啥?”

2. 致光华剑桥爱心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3. 那里的星辰闪光芒(学生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