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剑,从来不乏深度思考。当有趣的灵魂携独特的观点相聚,少年的思想会掀起怎样的巨浪?
3月5日,TEDx GHCIS演讲活动在光华剑桥拉开序幕。七位优秀的“光剑演说家”以“Inside Out”为主题,从多个维度展开演讲。
As-G班的张应麒同学以“陈词滥调的存在意义”开启本次演讲活动的序幕。他用犀利的看法解构了观众对“陈词滥调”的刻板印象,转而带大家关注“老生常谈”背后的情感共鸣。他呼吁大家打破偏见,走到“陈词滥调”背后去望一望。
A2-4班的李雨泽同学的演讲聚焦“都市暴力犯罪的治理”,以美国圣路易斯和新奥尔良的枪击案数据为基石,给予了以精准干预替代泛泛而治的策略,为公共安全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并由此折射到己身学习,提出了从根源解决问题的看法。
AS-G班的王茗萱同学则为高敏感人群正名。她辩证地分析了“高敏感人群”的特质,提出:“高敏感并不是缺陷,反而是感知世界的触手”。此外,她还向高敏感人群分享了解除困扰的方法:希望大家由内而外地爱自己,珍惜宝贵而可爱的敏感。
As-3班的汤凯希同学以“知行合一”为切入点,探讨了思想与行动统一的重要性。在她眼中,成长不是被动理解,而是反复实践摸索出的道路。她分享了自身的经历,鼓励观众“大胆尝试,拥抱不适”,让知识引航未来,以行动塑造自我。
As-E班的林婉靖同学借动画《头脑特工队》中的情绪小人作为导入,反思了当代人在承担社会角色与真实自我的冲突。她真诚地期待大家能挣脱标签的枷锁,倾听内心的声音。以真实的自我建构“同理心”的桥梁,从而与他人建立更亲密友好的关系。
As-9班的马恋尔同学生动讲述了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被苹果公司解雇后创立新公司的逆袭故事。用实例诠释了如何以内观世界重塑外在体验,将“不幸”变成改写命运的燃料,激励同学们拓宽视野看问题,积极寻求破局点。
最后,As-D班的孙千惠同学以迈克尔·乔丹、奥普拉·温弗瑞和马拉拉的传奇经历,证明了内在的力量如何影响外部世界。她强调,当个体由内而外地关注和改变自己时,不仅能释放潜能,更将如涟漪般激发周围人的改变,最终得以重塑世界。
我们这样思考“Inside Out”
无论是以自己为例还是引经据典,亦或是基于具体案例做讨论,同学们的用心可见一斑。其中,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和观点更是引人深思。7位演讲者也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在这次演讲中,我深入探讨了陈词滥调,发现它们不仅仅是老掉牙的表达,实际上,它们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故事和经历。虽然很多人一听到“一见钟情”或“跳出思维定式”就想翻白眼,但我认为,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短语,能够迅速拉近我们的距离。
我意识到,陈词滥调的魅力在于它们能传递出我们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就像是一个老朋友,虽然说的话有点重复,但每次听到时,总能让人心里一暖。因此,我决定不再简单地批判它们,而是去挖掘这些表达背后的真实含义。
这次演讲让我反思,或许下次听到一个陈词滥调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背后有什么我能共鸣的故事?”这样一来,或许我们能找到更多的共鸣与理解,让沟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开始拿到“Inside Out”这个标题,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由内而外”。我选择通过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城市暴力”作为切入点,分析如何有效减少犯罪的发生。最终得到结论——从最可能实施犯罪的源头出发,从根本控制犯罪。
这也让我反思,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或学术问题,我们也应该直击“内核”,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公共演讲的小白,TEDx GHCIS是一个突破自己的好机会。很特别,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
好像网络上对于“高敏感”这个特征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远离高敏感朋友”“不谈高敏感恋人”,把各种“高敏感”“焦虑型”“回避型”混为一谈然后都加上负面的标签。对高敏感人群在心理暗示上的隔绝让他们更加深陷于内耗之中。
我不否认“高敏感”的不当利用会给身边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解决方法绝对不是“隔离”。应该让高敏感人群能够慢慢地与自己和谐地共处,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并且合理运用它们。这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服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和身边所在意的人维持稳定和长期的关系。希望所有人都可以由内向外地爱自己~
第一次看到“Inside Out”这个主题,我就想到了这两个词“内在,外在”带来的反差。在平常的经历中,我切实地感受到将内在道德意识和外在行为相结合的困难,因此我选择将“知行合一”这一哲学思想作为我本次演讲的主题。
不仅仅是我自己,我也看到身边的同学,当下的社会都在经历同样的难题,这让我意识到所思所感所为远不应该止于内在想法的萌发,更应该体现于外在的实际行动之中。通过这个选题,我希望从我自己的经历出发,分享这个理念如何帮助我进步,来启发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克服相似的难题与挑战。
很荣幸被邀请参加TEDx GHCIS演讲活动,此刻我最想说是“我做到了!”从对选题的反复推敲,到对演讲稿的逐帧打磨,从吹着寒风在元培五楼走廊一遍一遍重复练习,到在台上从容不迫演讲,让我深刻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
感谢TEDx GHCIS给我提供了这么大的一个舞台,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专业指点,更要感谢坚持不懈的自己!—真正站上舞台的那一刻,我战胜了内心的紧张,我意识到这场演讲不仅是观点的输出,更是思维共振的起点。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
这次演讲的灵感来源于我IPQ项目第一次实验的失败。从沮丧中脱离出来,我看到的是全新的视角——或许真实的失败才是诠释尝试,灵活,与改变,最生动的方式。
因此,我在备忘录中写下:倒霉即幸运。很幸运它和本次的主题“Inside Out”不谋而合,也很感谢TEDx GHCIS舞台,让我有机会把对生活的实感以演讲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从不幸到幸运,是因思想的转变而引领全然不同的行为和结果的外化。当我们学会用全新的视角看到所有负面情绪的另一面,我们便能透过思想与行动的壁垒,看到那些藏于内心深处的潜力与能力。
半年前,我在人生“必做清单”上面写下了TEDx演讲,这次的经历实现了我的梦想。在构思演讲稿时,想到了我心目中最贴合“Inside Out”这一概念的一句话——真正的改变始于内心。
乔丹通过自我反思和坚持不懈,成为了篮球传奇;奥普拉通过情感智慧和同理心,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马拉拉则在面对极端暴力时,选择将痛苦转化为推动教育和平的力量。这些故事让我明白,外在的成功和影响力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内在的自我认知和坚定信念。
我们常常追求外在的目标,但真正的改变和满足感来自内心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坚守。通过培养自我意识和情感智慧,我们不仅能改变自己,还能影响周围的人,甚至改变世界。
虽然正式的演讲时间并不长,但是前后的筹备工作既烦琐又困难。历经数月,活动终于圆满完成,发起人之一的刘燕来同学也谈了谈她的感想。
很高兴这次TEDx GHCIS能够圆满结束!首先感恩Linda和Anne老师给我这次当主办人的机会,Sophie老师帮忙给所有讲者提出中肯的建议,Allen与Jason作为筹办团队的成员帮了我很多忙。再要特别感谢一下我们七个优秀的讲者,所有人都付出了很多努力!
从申请许可执照写十几篇小作文的抓耳挠腮,和每一位讲者一来一回至少都改了十遍稿子与PPT的精疲力竭,到每一次排练开着一堆文档疯狂打字记录各种建议后整只手的麻酸,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是由于这段经历,我在沟通协调,统筹规划与时间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因而也非常感激可以得到这样难得的机会。期待与TEDx GHCIS的再次相遇~
再次感谢七位演讲者,感谢本次活动的发起人As-G班的刘燕来同学,及As-G班的尚骏扬同学和A2-6班的职明杰同学!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7位同学用精彩的演讲振聋发聩。掌声因演讲者落落大方的风姿响起,更因演讲内容叩击观众思想之门的触动而热烈。每一个有价值的观点都值得分享,期待在更多的校园活动中听到同学们分享观点,带给我们更多维度的思考!
前方到站,光华剑桥!2025光华剑桥秋季班入学考试报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