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华剑桥,许多活动因为秉承同样的教育理念、年复一年的举办而成为了“光剑传统”。而在这些传统活动中,“爱心支教”无疑是足够温暖的那一个。今年6月,经过选拔的16位同学组成“爱心支教队”,在3位老师的带领下,再次踏上了去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中小学的支教旅程。
光华剑桥的“爱心支教计划”可以追溯至2013年。多年来,师生支教足迹遍及宁夏西吉县,江西全南县,安徽阜南县,山东青州弥河镇,云南澜沧县、西盟县等地的中小学校。2015年,第一批支教师生走进了云南西盟这片热情的土地,在深入西盟县新厂镇中小学进行爱心支教的同时,和当地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新厂镇中小学学段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2015年支教结束后,有两个数据让支教师生感到震惊。一个是贴在讲桌上的一张单子:(班里)应到50人,报到24人,正常上课16人,其余人逃课。当地的老师说,他们的孩子处在两个极端,一部分极度渴望学习,另一部分觉得学习没用——因为看不到学习带来的出路和希望。另一个数据则是:当年共有4位同学考上了高中,但其中1位女孩子由于家庭条件过于困难,不得不放弃读高中的机会。这无疑让支教师生感到遗憾又痛心:
2015年 第一次到新厂镇中小学支教
如果当地的孩子看不到学习带来的出路和希望,那么我们就每年去新厂支教,给当地的孩子们上课,帮助他们“看见”大山外的世界;如果当地的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无法读书,那我们就想办法募集善款,让渴望读书的孩子,实现继续读书的梦想!
2015年 新厂支教、义卖
支教师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通过义卖当地的茶叶、制作周边文创、举办“为爱行走”等活动,爱心师生用筹措到的善款资助了考上高中的女孩娜嫩。随后,在支教学生吴彬的建议下,学校在学生会设立基金会,并得到了家长们积极踊跃的支持。
从最初的让1位女孩读上高中,到2025年资助139位新厂学生、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大专多个学段,我们资助的学生及金额逐年递增;十年来,光华剑桥仅在新厂一地资助学生近500人次,覆盖小学至大学各阶段,累计资助金额237万余元。同时,我校师生家长多次向当地捐赠衣物、图书、学习用品等,帮助当地学生家庭减轻了负担。今年,光华教育发展基金会也向新厂中小学捐赠了体育健身器材,丰富了新厂镇中小学的体育教育资源。
如果说“爱心助学”对于当地确有困难的家庭来说是冬日里的一盆炭火,那么“爱心支教”对于当地同学来说则是打开了一扇通向大山外的窗。根据新厂镇中小学的要求,每一期“爱心支教”的小老师们都需要上课本之外的创意课程。就拿今年的支教内容来说,包含了心理、法律、逻辑、概率、美术、电影、文学、音乐、戏剧、环境、生物、建筑等各个方面,为当地的学生拓宽了视野。2024年,支教的小老师们还在学校的支持下专门为学校里的女孩子们上了一堂未成年女性性教育课程。通过课程,女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应该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更认识到“人生不只有嫁人、生子、洗衣做饭,还可以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园,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回看2015年支教同学写下的随感,山路泥泞难行,边境徒步时,“每个人的脚上都被泥泞覆盖,甚至鞋都走破了”;2018年,西盟县整体脱贫,水泥公路通到了新厂镇,支教之路逐渐变得平坦。支教十年,新厂镇中小学也发生了变化。三次带队前往新厂支教的杨智捷老师这样写道:“三次支教,我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发展: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公共卫生间翻修一新,教学资源日益完备……山区在发展,孩子们也在悄然成长,曾经羞涩腼腆、不敢言语的孩子,如今能自信地站在我面前,侃侃而谈;曾经家访时眼神空洞的孩子,如今有了清晰具体的目标,眼中熠熠发光。”
而我们的努力,也让当地人对教育的态度悄然发生着改变。一直与光剑基金会对接的新厂镇中小学负责社会助学的杞支英老师对我们说:“现在,越来越多当地的孩子走进了高中,走进了大学,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知道要用读书改变自己的出路。十年前,整个初三年级毕业的学生中只有个位数去读高中,但现在人越来越多;不少女孩子也上了大学;以前初中毕业就抱着小孩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了。你们对孩子的帮助慢慢改变了孩子和他们父母的思维,他们的改变又带动了更多人在思想上的转变。如此互相影响,薪火相传。”
6月26日,在本次支教即将结束之际,新厂镇中小学特别为光华剑桥爱心支教团队的全体师生安排了十周年系列活动。
支教联谊十周年
支教联谊十周年庆典大会在新厂镇人民政府报告厅举行。新厂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岩顶首先发表讲话,他向光华剑桥师生及爱心家长们致以由衷感谢,向新厂镇学子寄予殷切希望:“希望新厂镇中小学能够铭记这份恩情,用优异的成绩来回馈社会,并在未来为社会做出贡献,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和支持。”新厂镇中小学李小龙校长则回顾了这场公益自启动以来的历程,并对所有支持和参与支教工作的师生及相关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光华剑桥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王文娟老师代表光华剑桥致辞。她深情勉励新厂镇中小学的学生们:“请为了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无论未来遇到何种挑战,都不要轻易放弃。无论你们想要走出大山,还是希望回到家乡贡献力量,我们都会全心全意地为你们加油,并提供我们所能给予的支持。”同时,她也希望参与支教的同学们通过这次经历,对公益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未来在专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成为一个‘予人玫瑰’的有爱之人。”
大会现场,最早到新厂支教的光华学子吴彬以视频的方式向当地的同学和老师们送上由衷地祝福;当地受助学生代表、受助毕业生代表及光剑支教学生代表依次上台发言。其中,受助毕业生代表娜芬产的一席话非常打动人心。
在光华剑桥爱心家长的资助下,娜芬产和妹妹分别考上了大专及本科。娜芬产说,是爱心家长的善举改写了她的人生剧本,让她完成了学业,也让她立志成为一位温暖的人。大专期间,不服输的她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从舞蹈0基础逆袭成为舞蹈社社长;工作后,她会去乡下关心孤寡老人,为身边有困难的人送去关怀。从接受爱,到传递爱,娜芬产说,在未来,她也会继续带着这份爱勇敢前行,回馈社会。
会上,光华剑桥还向新厂中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们颁发了奖学金。借此机会,新厂镇中小学也向光华剑桥及上海光华教育发展基金会送上锦旗和证书,感谢光华剑桥师生、家长为新厂镇教育做出的贡献。
大会的最后,新厂中小学的学生们与光华剑桥的学子们联袂呈现了一场极富青春活力的文艺汇演。新厂的学子们通过舞蹈向在场的观众们展示了佤族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光华剑桥的学生们也以歌舞等形式,表达了对新厂镇中小学的美好祝愿。
夜幕降临,篝火燃起,新厂镇的师生们与光华剑桥支教队的师生们手拉着手,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虽然支教时间短暂,但这段纯粹的时光和一张张纯真灿烂的笑脸,将被支教师生们永远珍藏在心底。
光华剑桥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是“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优秀。为身边的人带来温暖,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用行动传递善意,便是在“做最好的自己”,也是光华剑桥“爱心支教”和“爱心助学”活动一直以来践行的理念:通过予人玫瑰,收获内在的丰盈。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厂孩子在光剑支教师生的带动下,在光剑爱心家长和老师的资助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上高中,读大学,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我们亦欣喜地发现,参与支教项目的光剑学子们收获了一段难忘至深的经历与成长,如参加了两次支教活动的吴雅萱同学所言:“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我愈加明白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是多么宝贵,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
我们相信,这样双向奔赴的“爱的教育”,这段经过十年时光见证的沪滇情谊,也将在未来的年月里,一直传承下去。